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(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考点)

本文目录一览: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疾病传变考点解读

疾病传变的概念 (一)疾病传变的含义 疾病传变,简称病传。所谓“传变”,一般认为“传”是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,“变”是指病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起着性质的转变。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疾病传变考点解读2017 疾病传变,是指病变部位在脏腑经络等之间的传递转移,以及疾病性质的转化和改变。

中医发病学认为,人体皮表肌肉与内脏之间、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,都是通过经络系统作为联络通路而发生影响的。因此,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,发生于机体任何一个部位的病变,都可以通过经络发生表里、上下及脏腑之间的传变。

邪气难以进一步发展,进而使病邪对机体的作用减轻或消失,人体的脏腑、经络等组织的病理性损害逐渐得到修复,精、气、血、津液等的耗伤也逐渐得到恢复,机体的阴阳在新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相对平衡,疾病即告痊愈。

则机体的阴阳两个方面在新的基础上又获得了新的相对平衡,疾病即告痊愈。邪去而正虚 邪气被驱除,病邪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已经消失,但疾病中正气被耗伤而见虚弱,有待恢复,这亦是多种慢性病常见的一种转归。

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(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考点)

2021医疗卫生中医学重点考点:中医基础理论之养生与寿夭

答案:B。考点四:寿夭的发生和发展的机制 阴阳失调、五脏虚衰、精气不足为本。情志失调、痰瘀毒内生为标。该考点考查方式多为寿夭标和本对应的机制。

,调摄精神,内养真气。“恰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”。3,饮食有节,谨和五味。4,劳逸结合,不可过劳。“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”,“与天地同纪”。5,和于术数,适当调补。

调养脾胃。脾主运化,胃主受纳,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故脾胃强弱是决定人之健康和寿夭的重要因素。

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点:归经

《伤寒论》六经分经用药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。唐宋时期《食疗本草》、《本草拾遗》、《本草衍义》、《苏沈良方》等医药文献都部分地论述了药物定向定位的归经作用,并逐渐与脏腑经络联系在一起,出现了药物归经理论的雏形。

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根基,也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。它包括中医学的基本原理、中医的整体观念、阴阳五行学说、气血津液等概念,以及经络学、脏腑学、病因病机学等方面的知识。

主要有中医基础综合、中医(民族医)临床和现代诊疗技术及综合三个科目。

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一单元考中医基础理论,中医诊断学,中药学,方剂学,针灸学,西医诊断学,药理学,传染病学,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规。

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如下:第一单元科目:考试科目为中医基础理论、中医诊断学、中药学、方剂学、卫生法规、中医经典。

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四个单元的顺序通常是基础理论、中药学、方剂学和临床实践。基础理论:这个单元主要考察中医基础理论知识,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理论、病因病机、辨证施治等内容。

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《中医基础理论》考点总结(2)

津液的生理功能,主要包括以下方面:①滋润和濡养作用;②化生血液,调节血液浓度;③运输废物。 2 中医学把神分为神、魂、魄、意、志,分别归属五脏,即“心藏神、肺藏魄、肝藏魂、脾藏意、肾藏志”,并称为“五神脏”。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重点总结(一) 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:一是整体观念,二是辩证论治。证,也叫证候,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。

③三焦传变:即病变部位循上、中、下三焦而发生传移变化,是外感温热病,尤其是湿热病的主要传变形式。三焦传变是温病学家在部位三焦概念的基础上,所总结和创立的温热病的传变规律。

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根基,也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。它包括中医学的基本原理、中医的整体观念、阴阳五行学说、气血津液等概念,以及经络学、脏腑学、病因病机学等方面的知识。

第中医基础理论的难点在阴阳学说、五行学说、脏脏关系和治则中,大家在学习这四个知识点的时候要多花些精力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两性健康知识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01088.com/lxjk/18010.html

(0)
两性健康知识网两性健康知识网
上一篇 2023年 12月 10日
下一篇 2023年 12月 10日

相关推荐